【学工】暑期社会实践 | 擦亮“海派文化”金名片——沪语的生存现状探索

发布者:医学技术学院发布时间:2020-09-03浏览次数:127

医学技术学院“擦亮‘海派文化’金名片——沪语的生存现状探索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经过前期的团队组建、方案设计、项目答辩等一系列筹备和孵化,在指导教师卜茹雯的带领下,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
一、丁迪蒙老师专访

丁老师从沪语推广的收获和困难、“推普”和沪语的关系、沪语学习环境、沪语的现状等方面分享。她表示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其方言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,所以重视沪语是弘扬海派文化的前提,在当前“四史教育”的背景下,探寻海派文化之根尤为重要。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,语言环境的和谐不代表绝对的语言统一,因推广普通话而消灭方言是有失偏颇的。丁老师认为在上海的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更有必要学习一些沪语,以便日后工作时更好地与老年患者交流沟通,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,让医学语言变得亲切而有温度。关于沪语的推广方法,丁老师建议从唐诗宋词开始。用沪语诵读古代诗词更能体现诗词的韵律美,吴侬软语的朗读也最接近于古代诗词的吟唱。从诗词入手既能激发沪语学习的兴趣,又能更好地诠释诗词。

二、武康路之行

8月14日早上9点,却已是烈日炎炎,火辣辣的太阳把马路烤得滚烫,团队成员没有退缩,早早齐聚在武康大楼,沿着“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”的“名人路”,开启了别样的文化之旅。

第一站,上海宋庆龄故居。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。故居承载着宋庆龄“家的记忆,国的情怀”,是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,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,是她“可爱的家”。

复兴中路的梧桐树在初夏时节如穹隆般遮蔽了天空,路上的阳光是青绿色的碎影,宛若穿过了一条时光隧道,团队成员来到第二站——柯灵故居。柯灵故居建于1933年,柯灵、陈国容夫妇在此楼203室居住近半个世纪。故居展陈的柯灵先生的书信、手稿、札记、日常生活用品等遗物,完整再现了柯灵先生当年的工作环境,反映了柯灵先生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历程。同学们感慨:作为一代文坛巨匠,在散文、杂文、编辑和剧作方面都大有建树的柯灵先生,创作如此丰富,生活却如此简朴。

三、浦东图书馆讨论会

浦东图书馆环境优美、安静舒适、馆藏量丰富。阅览室中几乎坐满了人,所有人都在座位上阅读书籍或伏案写作,氛围非常好。

在三楼一处阅览室的语言类区域,成员们找到了和上海方言、海派文化相关的书籍。大家纷纷查阅图书资料,翻阅感兴趣的书籍。

在五楼北图书室中,团队成员们聚在一起,分享读后感。在讨论会上,成员们讨论交流研究问题,撰写调研报告。沪语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、文化血脉、历史记忆,是海派文化的根脉。团队成员发现当今沪语发展的几个困境:现在使用沪语的人减少;沪语教学少;沪语的研究和推广少;沪语的传承重视少。上海话的日渐式微,必定会给沪语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因此,要探寻一条传播推广沪语的路,沪语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。

四、团队感想:

丁迪蒙老师说:“方言如果全部被消灭掉,那么这个文化也就要消失了。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坚持文化自信也不能只是口头强调,更应该行动起来。在今后的生活中,我也会多说上海话,多推广上海话。希望沪语能够越来越好。

——陈瑞珺

勇敢,坚持,创新是这次活动给我的提示,有想法便要大胆尝试,受了阻碍也要坚定想法,再通过创新将想法推广给大众。像这样无论结果,不留遗憾,这对我们欲推广沪语的团队来说也是不小的启示。

——杜泽慧

(医学技术学院)